近日,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妥善审结一起涉及一名公益主播的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经过倾力调解,被告在直播平台发布道歉视频,并对原告的合理损失进行了赔偿,以司法之力为网络公益事业注入了鼓舞人心的正能量。
这起案件的原告是一位平台主播,一直致力于为农村75周岁以上老人免费做饭,拍摄并发布公益视频。这位主播的视频充满了爱心和正能量,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和支持。被告姜某擅自将原告制作的公益视频搬运至其他媒体平台,以为老人做饭的名义收取募捐款,将主播积累的信任和粉丝的爱心视为非法敛财的工具,致使众多善良的粉丝陷入骗局。粉丝们原本希望通过捐款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却未曾料到自己的爱心被他人利用,不仅经济上遭受了损失,也使公众对公益事业产生了信任危机,影响了网络公益的公信力。
发现这一情况后,该主播立即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追究姜某的网络侵权责任。威海高区法院法官在收到案件材料后,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告主播表示,从粉丝反映的情况看,姜某收取粉丝转账的欺骗行为造成了恶劣影响,导致自己声誉受损,名誉权和肖像权遭受侵害,其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难以估量。被告姜某虽然认识到其行为损害了原告的权益,但认为原告主张的损害赔偿标的额过大,表示难以承担。如何在金钱赔偿之外,通过其他方式减轻姜某侵权行为对原告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法官了解到,原告发现被侵权后,已经在抖音平台发布了关于有人冒充其身份的提醒视频,警示大家不要上当受骗,被告姜某随后也删除了其相关发布内容,关闭了店铺,可以认为原告的损失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遏制。在此基础上,法官进一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被告姜某同意对主播所受损失进行合理赔偿,承诺退还所有粉丝捐款,并录制了一段诚恳的道歉视频,向主播及被骗粉丝们表达歉意。
这一案例为网络公益行业敲响了警钟,警示着那些妄图通过非法手段在网络公益领域牟取不当利益的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公益不容侵犯,侵权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和道德的谴责。同时,这也为从事网络公益活动的人士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法律是最坚实的后盾,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敢站出来维权。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版权所有: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文化西路290-1号 电话:(0631)5650185 邮编:26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