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流动儿童牵动万千家庭,是家事,更是民生大事。“六一”儿童节临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全国法院组织开展“六一走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相关工作要求,威海高区法院为青少年送上“六一”普法大礼包,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知法、护法、守法的种子。
5月28日下午,高区法院组织法官团队走进辖区恒山实验中学,举行普法座谈。在座谈会上,法官为师生们介绍了关于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强制报告制度,“什么是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行业组织和从业人员?需要报告的情形有哪些?不及时报告需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1个多小时的耐心讲解,让参与座谈的师生逐渐明白,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工作的人员,在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不法侵害时,都有责任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在现场互动环节,法官还引导留守儿童主动远离可能受到伤害的场所,同时鼓励他们在感受到权益被侵害的第一时间,要勇敢地保护自己,知道向谁报告、向谁寻求保护等。
长期以来,高区法院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依法公正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对涉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案件予以特殊关注,通过社会调查、家庭教育令等方式,引导父母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从源头保护孩子合法权益,预防违法犯罪。
近年来,高区法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打造“星火成炬耀天平”党建总品牌,并培育了旨在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法毓新蕾”党建子品牌,组织法官成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司法保护教育活动。今年3月28日,法治教育宣讲团走进威海高区一中,开展 “阳光校园 拒绝欺凌”主题普法讲座,为800余名中学生送去“法治大餐”。4月15日至4月19日,走进威海恒山实验学校、山大实验学校、威海世昌中学,开展防范校园欺凌主题宣传周系列宣讲。5月11日,邀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律系的23名师生走进法院旁听庭审,零距离感受到法律的庄严和神圣。通过系列活动,推动司法保护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有效衔接,为未成年人撑起健康成长的“保护伞”。
与法“童”行,护“未”成长。下一步,高区法院将继续秉持“院校共建 法治同行”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法治职能作用,强化未成年司法保护工作,做实“抓前端、治未病”,不断提升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法治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实做深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推动辖区法治校园建设取得实效。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版权所有: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文化西路290-1号 电话:(0631)5650185 邮编:26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