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因 法 之 缘—— 庚子年走近人民法院 鲁晓光
  • 作者: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0日

  庚子年初,正当人们还沉醉在欢度春节的喜乐之中,一次史无前例的新型冠状病毒突袭中华神州大地,湖北告急!武汉告急!惊慌、懵懂的人们,被这从天而降的疫魔搞得不知所措。大敌当前,中央决策,领袖指挥,举国上下,全民动员,即时打响了一场抗疫战魔的人民战争。社区封堵,人人居家不出门不聚会,出行戴口罩查体温;交通阻断,社交隔离,企业停工,学生离校······

  难忘的春二月,天空不时飘落着雪花,夹杂着寒气的北风,让人周身打着哆嗦,就是在这样的早晚,我们值守了满满的一个多月的岗。作为共产党员志愿者,为了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值了!因此,我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应街道办领导的要求,挥毫写下:“战疫情,众志成城!”“送瘟神,万众一心!”我们誓言:抗疫情,不畏惧 ;跟党走,勇向前;克魔顽,夺胜利!

  途遇艰难,柳暗花明。就在我心怀余悸,志无适从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自手机里传来:“来法院做调解工作吧。”听那恳切而深沉的语气,使我有点丈二和尚找不着北,一时没有回过神来。特别是听到“法院”二字立时让我几乎全身的感官翘了起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法院”是可望不可即的神圣地方,是旧时称谓的“衙门”,是被民间百姓称为“打官司”的去处。既便是现代人民法院,也是非专业人员能够迈进的。

  电话是老姜打来的,他姓姜名悦国。我们年龄相同,工作经历相同,是相识多年的好朋友,并且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下后一起来威海看孙子的,缘分啊。老早听说他在2014年被聘为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现今已满一届后又一年了。

  出于一种好奇心,在老姜的引荐下,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法院。高区法院位于威海市的西北面,咫尺于北海湾之南,环围于海松林之中。大楼始用于2016年,主楼共17层,面南而立,高耸威严,悬挂楼中央的国徽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往事如潮,道义释然。进入一楼司法确认室,老姜向我叙说了6年来的工作历程。他在此期间共参与陪审民商事、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有360余件,协助诉前调和解撤诉的各类案例1480余件。大家称他为高区法院资深的陪审调解员。

  从头学起,提升自我 。老姜在乳山工作期间曾担任过信访局局长,对信访调解是轻车熟路,行家里手,但是做陪审工作,没有任何经验。他意识到,要在陪审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他坚持从三个方面做好:一是学习掌握好法律法规知识。每天挤时间阅读《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并借阅一定数量的法律书籍,为自己充电;二是关注不同类型案例的分析。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案例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同时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法律条文结合起来;三是保持与法官的沟通交流。在参与案件审理的过程中,主动向法官们学习,了解法官对案件事实的判断和定性,不断积累经验丰富自己,提高陪审水平和办案能力,确保陪审质量。从起初的坐堂一言不发,评议案件只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到后来越来越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锻炼,陪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2015年春,他参加合议庭对一起未成年人抢劫刑事案件的审理。犯罪嫌疑人小赵,年龄不满18周岁,其父母离异后又各自去韩国打工,跟其姨母生活。因经常泡网吧,又无经济来源,随产生抢劫的念头。七月的一日白天,小赵在高区某街道抢劫当事人手机一部,现金38.6元。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因其属未成年人,判不追究刑事责任取保候审。庭审过程中,老姜从对青少年关怀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意见,并被法官采纳。庭审后,他又不厌其烦的分别与其姨母和小赵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让其长辈知道缺失家庭关爱和教育的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使其懂得什么是人生成长途中做好人应有的志向、责任和担当。经过老姜的耐心教育,本人表示定要痛改前非,好好做人。为解除小赵的后顾之忧,老姜还为其在一个工厂找了份工作。事后,其姨母深切地说:“我外甥多亏姜陪审员的帮助,才有今天!”

  热心陪审,甘于付出 。年岁已高,身心有患的他,一件件,一桩桩,方方面面的案例一般都要庭审前阅读卷宗材料、开庭审理、合议三个步骤,许多民商事案件需反复多次调解,花费的时间和付出的心血更多。老姜说,当人民陪审员不是做做样子,而是具有付出和奉献精神。每当接到陪审或调解的案子,他都会妥善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以赴保障庭审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人民陪审员的工作始终保持热心不变。他认为尽管付出了不少,但收获也很多:首先得到了当事人的理解和肯定,这对他而言是最大的收获;其次是法律知识的增长和个人视野的开阔;再是案件调解成功时的成就感。

  释法明理,为民解疑。老姜在陪审工作中,时常向当事人耐心讲法、释法,帮助当事人了解法官对案件事实、证据的判断标准,了解诉讼程序的运作方式,让他们认识到每个裁判事项是由法官与陪审员共同做出的,是通过完全司法程序达成的,不是随心所欲,更不是那一个人的评判。从而加深民众对司法的认同感。同时用普通民众的经验判断事实,以传统朴素的伦理道德阐述法律,让胜诉方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被支持,使败诉方明白为什么会输掉官司。通过与法官零距离、面对面的接触,不仅可以亲身经历一场法治的洗礼,学会用法律的理念、思路和方法思考问题,而且会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向身边的人传播、辐射出去,从而减少了公众对司法的猜疑、不满和误解,增进了大家对司法的信任、理解与支持。这些,老姜都一一做到了。

  和为使命,助民解纷 。在民事调解中,老姜只要双方当事人自愿调解,他都积极支持调解,想尽千方百计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为有效化解民事矛盾纠纷,他以司法调解室为阵地,用调解员接近群众的优势,根据自身的阅历、社会经验和所处的环境,设身处地、耐心细致的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在调解过程中,他抓住个案不同点,查找矛盾点,剖析研判案情,明确调解思路,破解疑点难点,做到纠结明朗化,主题条理化,结案人性化。他讲究方法,正面引导,分别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解共处,达成协议,重塑关系,依照法律法规使许多案件得以调解成功,调成率在52%以上。离婚纠纷是所有案件中矛盾复杂、涉及面广,并且不利于社会家庭的稳定,所以,老姜在调解离婚纠纷时,非常之谨慎。有一次,原告高某某哭诉被告张某在婚姻生活中的种种不是,并经常对她实施家庭暴力,而被告张某却粗暴的打断高某某的叙述,并扬言“愿意上哪儿告就上哪儿告”,就是不离婚。在获悉情况后,他先以拉家常的方式拉近与被告的距离,得到其信任后因势利导,指出被告的过激行为可能会引发不利后果。在他耐心细致的说服下,被告终于意识到自己错了,并接受建议,同意与原告进行调解。在此基础上,他从法律与人情方面入手,又多次与双方进行交流劝解,最终使这对小夫妻和好如初。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有时间他会如数家珍讲给你听。

  老姜常说:人民陪审员不是一种荣誉,更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责任,是人民和法律赋予的一项神圣工作。打铁还要自身硬,作为一名“不穿制服的法官”,也要严格遵守审判纪律和审判机密。依法办案是法官裁判案件必须不折不扣执行的原则,同时也要求人民陪审员应当在法律框架内注重维护公平、公正,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注重和善于化解矛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与法官的思维互补,真正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

  旅途如虹,岁月如歌。老姜很珍惜与法官共事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成为他人生经历的一段美好回忆。在此之前,我对老姜的行为有过质疑:退休了,生活条件优越,为什么要搞得这么紧张,受那时限的约束,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图个啥?现在老姜用他生动鲜活的事实解读了我的疑问,消除了对他的种种猜疑。他对生活的追求,是富有充实、执着、旺盛的魄力和革命的浪漫主义。与他有缘,与他为伍,我们因法而并肩前行。

关闭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版权所有: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文化西路290-1号 电话:(0631)5650185 邮编:26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