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整顿

教育整顿·跟班先进找差距 同行有师 珠玉在侧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5月17日

  为进一步弘扬英模精神,掀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热潮,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选取先进模范作为跟学对象,与青年干警“一对一”组成学习小组,结对跟班学习,共同提高,推动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今天是跟班学习第五期,跟随小编往下看~

  跟班对象

  闫先东,男,汉族,197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94年12月进入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现任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五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2005年被市法院记三等功,2006年获得第十届“济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并被授予“济宁市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2008年被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被市法院评为全市法院十佳办案标兵并记三等功,2013年被省高院评为第五届全省优秀法官,2016年经山东省高院、辽宁省高院、黑龙江省高院、吉林省高院、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北部战区军事法院批准,被评为北部战区五省(区)涉军维权先进个人,2019年被评为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第四届全市法院先进个人”,多次受到市委和中院机关年度嘉奖。

  跟班人

  董晓源,1994年7月出生,共青团员,大学本科学历,2018年通过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进入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现任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一庭法官助理。

  在今年开展的“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中,我有幸成为跟班学习的青年干警之一,更幸运的是,能够跟随我院民五庭庭长闫先东法官进行学习。2018年入院的我,自入院伊始,就在执行局工作,对于审判工作几乎没有接触,所以一直希望有机会近距离地了解审判工作。闫庭长作为我院审判任务最重的部门民五庭的庭长,能够跟着闫庭长学习,对我来说是极大的惊喜。在跟随闫庭长学习的这段时间里,获益良多。

  初相见,未开言的第一课

  2021年3月29日星期一,上午8点30分,当我走进闫庭长办公室的时候,他正与同事交流事情,这让有些紧张的我有了些许缓冲,也有时间打量了一下闫庭长的办公室。

  空旷,这是我的第一反应。是的,一间不大的办公室给我的第一感觉居然是空旷,我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在我的印象中,民五庭几乎就是“加班”的代名词,作为全院案件数量最多的庭室,居然在办公室桌面上几乎看不到案卷,这与预想中卷宗堆积如山的场景反差太大。但空旷并不代表没有东西,在闫庭长的办公桌上,除了整齐摆放的文件外,还放着一大摞工具书,这些工具书已经被翻得有些发皱,而且还密密麻麻地夹着小纸条,闫庭长读书之勤勉可想而知。

  此时尚未言传,但是闫庭长已经身教了重要的第一课。

  首先,要学会有条理地专注工作。工作可能很多,但是同一时间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要想提升工作效率,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同一时间,专注于同一件事情。要想在工作中专注,就要尽可能减少来自外界的影响。卷宗堆积如山只能增加寻找的时间以及对自己心理上的干扰,将工作按照轻重缓急分门别类,学会一心一用,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正是基于这种工作方式,闫庭长才能将民五庭的繁重工作开展得游刃有余。

  其次,要坚持学习。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日新月异的社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事物,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案件,这些新事物、新案件都会有新的法律来规范,换句话说,法律是常新的。因此在处理实际案件的时候,要及时地了解现行法律,让自己的法律知识、法治思想与时俱进,这就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既不能落后于新法,也不能落后于时代。

  接待当事人,耐心、缜密、冷静

  在法院工作,少不了要和当事人打交道,有天上午,闫庭长约好了两个当事人来院里了解情况。早早地来到接待室后,闫庭长拿出了几本厚厚的卷宗,翻开大略扫了几眼,等待当事人到来。出于尊重审判秘密,我没有具体看卷宗内容。在跟闫庭长交流了几句后,两位当事人来到接待室,闫庭长开始进行案情沟通。

  在整个沟通的开始,两位当事人的情绪略有激动,我很担心在交流的过程中会不会有言语冲突。但是闫庭长神情平静,并保持了高度的耐心。当事人在表述的时候,他只是静静地听着,从不打断,总是在当事人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之后,稍一停顿,再开始自己的陈述。当事人因为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因此情绪也逐渐平静下来,在闫庭长表述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克制,虽然在整个过程当中有几次想要插话打断,但最终还是如同闫庭长对待自己一样,耐心地等待闫庭长表述完成。整个交流气氛,从刚开始的略显紧张不知不觉地趋于平和。这一转变的发生令我大开眼界。当事人来到法院都是因为有纠纷,有纠纷自然很难保持心情平静、情绪平稳,如何让当事人有效地、平稳地阐述自己的诉求,正是法院工作人员需要做的。并且当事人情绪不平稳,有一部分正是源于自己能不能得到公正判决的惶惑。很多时候,当事人能够感受到法官对自己是不是尊重,并将这种尊敬或者不尊敬进行放大回应,如果在交流中得到尊重,那么当事人就对自己能够得到司法公正有期待,心情自然逐渐平稳;但是如果在交流中都得不到尊重,当事人如何能相信自己的合理诉求能够得到公正对待呢?将心比心,便是仁心,正是闫庭长的耐心与尊重,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与尊重,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开头,往后的案情交流就会顺利很多。

  有了一个好的谈话氛围,能够增强当事人对法院的信任,但是对于案情陈述的条理性却没有什么帮助。这也在所难免,毕竟不能要求每一个当事人都是法律专家。两位当事人在陈述诉求及理由的时候,难免出现对同一诉求反复陈述、对案清表述颠三倒四、对未到场的对方当事人言辞激烈的情况,所以要想将案情梳理清楚,明确了解当事人诉求,就要在这有些杂乱无章的陈述中提取出有效信息进行整合。闫庭长虽然没有笔记,但是总能在当事人陈述过后,迅速提炼出一长段话中想表达的最核心观点,并冷静指出要证明这一观点,目前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当中还有哪些不足。将法言法语转化成了能让非专业人士听得懂的白话,迅速拉近了自己与当事人的距离。同时专业的能力和缜密且平白的分析,又让当事人在业务能力上对闫庭长有了信任,最终交谈在一片和煦的环境中结束了。

  让法律有温度。我想有温度的法律绝不仅是在法学教材上的文字,也绝不止是在法律条文中的规定,那些很重要,但是太专业,要将司法与普法同步进行的前提,是能够赢得群众的尊重,并且让群众能够理解法律,能够理解专业术语后面的平白意思。我想正如闫庭长所展示的一样,首先自己要有一个平和的态度来对待当事人,用自己的尊敬去赢得当事人的尊敬,双方互相尊敬是平等交流的前提。其次,要理解当事人所真正想表达的诉求,这需要在每一个案件中对自己提取信息的能力进行锤炼,才能迅速在纷杂的言语中吹尽狂沙,提炼真金。最后,还要能够将自己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口语化的表达来让当事人明白,这就要求我们对记到脑子里的理论、法条,深刻融化到自己的血液中,真正内化为自己理解的东西,将佶屈聱牙的法律理论、法学思想,用“不专业”的言语表述出来,这才能做到在司法的同时普法,才更能赢得当事人的认可,更好地开展工作。

  法庭中,严肃的庭审,温暖的调解

  好容易有接触审判工作的机会,当然要听一听庭审,现场感受一下何谓“审判”,更要感受何谓“民五”。却没想到,一场庭审却听得我万分纠结。

  对簿公堂的是一对父女,虽然女儿并没有到现场,而是委托了自己的丈夫。虽未见面,但却更令人揪心。这位女儿身患重症,几年的时间里透析近千次,这位父亲的妻子,也就是这位女儿的母亲,十几年前身患癌症,坚持治疗直至今日,百病缠身,医耗巨大。两边诉讼所针对的钱款,或许对这两边来说都是救命钱。更令人揪心的是,自一审开始到现在二审开庭为止,父女二人竟再也没见过一次面,隔阂之深可见一斑。在旁听席上的我听完这个案情,心就彻底揪成了一块。但闫庭长依旧面色冷静,有条不紊地推动着整个庭审,似乎情绪完全没有受到影响,给双方以充分的举证质证机会,在充分履行过程序后,在闫庭长的沟通下,双方同意尝试择机调解。老父亲离开审判庭,闫庭长走到那位女婿的身边,此时的他已不再严肃,而是似乎话家常似的,跟这位女婿交流,极力弥合横亘在双方之间的裂痕,一番苦口婆心之下,虽然女婿依然情绪有些激动,但看得出来,对于通过调解来弥合家庭关系裂缝的建议,他还是动了心,也答应回去劝一下自己的妻子,尝试和解。

  法院是定纷止争之所在,案结事了是每一个法院工作者的追求,但是一味机械地裁判,有时候并不能起到定纷止争的效果。正如闫庭长对那位女婿所说的:“这个案子我判也一样能判,但真的判决出来了之后,你觉得你妻子和她父母,以后还有和好的可能性吗?

  法院审理案件,是为了解决矛盾而不是为了制造矛盾,在这个案子当中你代表你妻子应诉,那么我想请你从她的角度想一下,真的有必要老死不相往来吗?”如何真正地解决矛盾,真正地消除纠纷,我想这不是只学习法律条文、法学理论就能获得的东西,还需要大量的社会阅历,长期的案件磨练。闫庭长说自己从2002年起他就在民五庭工作,从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一路走过来。我听完不由得肃然起敬,每天都要面对如这个案子一样纠结的案件,坚持了十九年的时间,需要有一颗怎样的大心脏,而见惯至亲反目、兄弟阋墙之后,还能够对每一个案件保持温暖的态度,这又谈何容易。

  日常案件中的很多事情,对当事人来说,不只是法律的问题,更是情感的问题。友人割席、爱人分飞、亲人反目,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没有情感的因素在里面呢?

  定纷止争,既要在法律上厘清是非曲直,更要在情理上为双方做好工作,避免案结事不了。这就需要如同闫庭长一样,在处理每一件案件的时候,都要有一颗温暖的心,接地气、接人气。

  珠玉在侧,小蚌自磨

  跟班学习期间,在闫庭长言传身教之下,获益良多。日常工作专注、条理;提高能力勤学、勤究;接待当事人冷静、温和;处理案件理性、温暖,这每一条都值得我深入学习。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一名法院干警,正是要为生民立命,“让遵纪守法者不受枉冤,让横行乱法者不得非利”。今后我将立足本职岗位,以闫庭长为榜样,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始终保持满腔热情,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发挥出年轻人的激情,不负法徽,不负家国!

关闭

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吴泰闸路7号 邮编:272001